贪小失大
拼音
tān xiǎo shī dà
成语解释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英语翻译
convet a little and lose a lot(seek small gains but incur big losses)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例子
这叫做“贪小失大”,所以为人切不可做那讨便宜苟且之事!(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近义词
得不偿失
反义词
乞浆得酒
感情色彩
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
谜语
拾芝麻丢西瓜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