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拼音
yīn shì lì dǎo
成语解释
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英语翻译
make the best of(adroitly guide action according to circum stances)
成语故事

战国时,齐人孙膑和魏人庞涓都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后庞涓做了魏国的大将,因妒忌孙膑的才能高于自己,便砍断了他的双腿,还在他脸上刺字、涂墨。后来,孙膑做了齐国的军师,辅助大将田忌率兵五万攻魏救韩。孙膑照田忌所说,挥师对魏都大梁发动进攻,逼庞涓从韩国退兵。果然,庞涓闻讯忙从韩国撤军。此时齐军已进入魏国。孙膑又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以勇猛凶悍著称,他们根本不会把我们齐国的军队放在眼中。会用兵的人,要懂得因势利导的意思,也就是说要顺着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引诱他们中计。”于是,孙膑把吃饭的灶每天减少一批,制造出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留下步兵,只带精锐部队追击。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并在一棵树上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庞涓到了马陵,想点火看树上的字。顿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伤亡惨重,庞涓身中六箭。兵败如山倒,他只得无奈地拔剑自刎。

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孙膑并不是叫孙膑,而是受了“膑刑”(断双腿)之后才得了这个名字的。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
清 李渔《闲情偶寄 声容 治服》:“不若因势利导,使之渐近自然。”
近义词
顺水推舟
反义词
倒行逆施
感情色彩
褒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
谜语
诱以官禄;何故专权又谋私
成语变形
因,不能写作“应”。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