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 稽jī
动
- (1) (形声。从禾( jī ),象树木曲头止住不上长的样子,从尤,旨声。本义:停留;阻滞)
- (2) 同本义。引申为囤积 [delay;detain]
- 稽,留止也。——《说文》
- 司稽,察留连不时去者。——《周礼·司稽》注
-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
- 令出而不稽。——《管子·君臣上》
- 稽市物。——《汉书·食货志》。注:“贮滞也。”
- (3) 又如:稽欠(滞留拖欠);稽身(拖住身子);稽留(在外久留);稽诣(停顿);稽固(稽留停滞)
- (4) 延迟 [delay]
- 明晨炊米尽,吾起不容稽。——陆游《冬夜不寐》
- 稽废时月。——《后汉书·列女传》
- (5) 又如:稽迟(延误推迟);稽延(迟延)
- (6) 考核;核查 [examine;check]
- 稽其功绪。——《周礼·宫正》。注:“犹考也。”
-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汉书·司马迁传》
- (7) 又如:稽度(考核衡量);稽古(考察研习古代的事理);稽备(查核完备)
- (8) 计算 [calculate]
- 简稽乡民。——《周礼·大司马》。注:“犹计也。”
- (9) 又如:稽算(核计;核算);稽盘(稽查盘算)
- (10) 计较;争论 [argue]。如:稽较(计较,争论)
- (11) 治理 [manage]
- 若稽田,既勤敷菑。——《书·梓材》。蔡沈集传:“稽,治也。”
- (12) 至;到 [arrive]
- 再拜稽首。——《礼记·射义》
- (13) 又如:稽颡(旧时父母死,行丧礼时跪拜宾客,以额触地的礼节。颡:额头);稽天(至于天际。形容势大)
- (14) 卜问 [devine]
- 七稽疑。——《书·洪范》
- (15) 又如:稽疑(用卜筮决断疑事);稽问(卜问)
- (16) 指摘;非难 [fuss]
- 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汉书》
- (17) 另见 qǐ
常用词组
卜稽
避稽
不稽
参稽
打稽
订稽
访稽
俯稽
改稽
皋稽
钩稽
勾稽
过稽
滑稽
猾稽
会稽
稽拜
稽备
稽逋
稽参
稽查
稽察
稽城
稽程
稽迟
稽殆
基本词义
◎ 稽 qǐ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