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遇字的意思-遇字取名寓意

  • 遇字拼音
    遇字五行
  • 遇字部首
    遇字繁体
  • 遇字简体笔画 12
    遇字繁体笔画 16
    遇字康熙笔画 16
  • 遇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遇字字性 偏男性
    遇字推荐度 75%
姓名学寓意:相逢,会面,碰到;机会,机遇;不期而会。用作人名意指天赐良机、左右逢源之义; 查询< >起名汉字搭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相逢,会面,碰到:~到。~见。~事。奇~。遭~。境~。
  2. 机会:机~。际~。知~。
  3. 对待,款待:待~。冷~。
  4. 姓。

英语 meet, come across, encounter

德语 treffen, Gelegenheit (S)​,Yu (Eig, Fam)

法语 rencontrer,trait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1) (形声。从辵( chuò),禺( )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2. (2) 同本义 [meet;encounter]
  3. 遇,逢也。——《说文》
  4. 遇主于巷。——《易·暌》注:“遇者,不期而会。”
  5. 乃遇汝鸠汝方。——《书·序》
  6.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礼记·曲礼》
  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
  8. 夏,公及宋公遇于 ;遇者何?不期也。——《公羊传》
  9. (3)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见);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遇缺补正(指遇到员额出缺时,得补任为官)
  10. (4) 遭受 [suffer;sustain]
  11. 遇人之艰难矣。——《诗·卫风·中谷有蓷》
  12. (5)
  13. 遇人之不淑矣。
  14.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15. (6) 又如:遇厄(遭逢灾难);遇疾(生病);遇谗(遭受谗言的陷害);遇谴(遭到谴责);遇难(遭到灾难);遇谤(遭到毁谤);遇乱(遭遇战乱)
  16. (7) 对待、相待 [treat;entertain]
  17. 衔恩遇。——《广绝交论》
  18. 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19. (8) 又如:冷遇(冷淡的待遇);礼遇(尊敬有礼的待遇);优遇(优待)
  20. (9) 抵挡;对付 [face]
  21. 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荀子·大略》
  22. (10) 又如:遇敌(抵挡敌军;对付敌方)
  23. (11) 遇合;投合 [meet and get along well]
  24. 王何不与寡人遇。——《战国策·秦策》。注:“合也。”
  25. 善仕不如遇合。——《史记·佞幸列传序》
  26. (12) 接触 [contact;touch]
  27.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28. 木遇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1. (1) 际遇;机会 [chance;opportunity]
  2.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 韦昭《博弈论》
  3.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4. (3) 酬金,薪水 [salary]。如:厚遇;遇待(待遇)
  5. (4)
常用词组
爱遇 被遇 标遇 不遇 惨遇 齿遇 崇遇 宠遇 大遇 待遇 冬遇 对遇 恩遇 抚遇 逢遇 乖遇 感遇 诡遇 顾遇 过遇 厚遇 会遇 机遇 嘉遇 际遇 见遇

國語辭典

  1.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刚武侯,夺其军。」
  2. 契合、投合。《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故去,岂予所欲哉?」《韩非子·难二》:「于法则行,不于法则止。」
  3. 得志、得到赏识。《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汉·王充《论衡·逢》:「吾仕数不,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4. 对待。如:「礼」。《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5. 遭受。《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6. 抵挡、对付。《商君书·外内》:「以此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人之所长。」

  1. 机会。如:「际」、「机」。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也。」
  2. 姓。如汉代有冲。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 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1. 〔古文〕𠓱【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𠀤音寓。【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廣韻】不期而會也。【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2. 又待也,接也。【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3. 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4. 又合也。【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5. 又姓。【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6.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𤰞勝高。
  7. 又【集韻】【韻會】𠀤魚容切,音顒。地名。【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註】曲音齲,遇音顒。

說文解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逢也。从辵禺聲。牛具切〖注〗𠓱,古文遇。

《說文解字注》

(遇)逢也。从辵。禺聲。牛具切。古音在四部。

字源字形

遇字字源

遇字取名男孩名字

与遇字同音的字

与遇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