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部首:
五行:
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笔画:17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從上面加力:~住。~碎。~縮。泰山~頂。
  2. 用威力制服、鎮服:鎮~。~服。~迫。
  3. 控制,使穩定,使平靜:~價。~住陣腳。
  4. 擱置:積~。
  5. 逼近:大兵~境。
  6. 賭博時在某一門上下注:~寶(亦作「押寶」)。
其他字义

  1. 〔~根兒〕根本,從來,如「我~~~就不理解這件事」。

英语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德语 an erster Stelle, erstens ,ausdrücken, zerdrücken

法语 complètement,presser,peser,réprimer,soumettre,contenir,dominer,pressio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1) (形聲。从土,厭聲。本義:崩壞)
  2. (2) 同本義 [collapse]
  3. 壓,壞也。——《說文》
  4. 僑將壓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5. 吾懼壓焉。——《國語·魯語》。注:「笮也。」
  6. 壤壓之變。——歐陽修《新唐書》
  7. 又如:壓溺(土崩和水淹)
  8. (3) 從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壓 [press]
  9. 千朵萬朵壓枝低。——·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10. 黑雲壓城城欲摧。——李賀《雁門太守行》
  11. 又如:壓肩疊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羣擁擠);壓山探海(形容人數衆多);壓尺(用金屬或玉石做成的壓紙用的尺狀文具);壓枝(果實多,把樹枝壓低)
  12. (4) 壓抑,壓制;逼迫 [restrain;force;coerce;compel]
  13. 舉傑壓陛。——《楚辭·大招》
  14. 予以大國壓之。——《公羊傳·文公十四年》
  15. 克壓帝心。——《繁陽令楊君碑》
  16. 陵壓百姓。——· 蘇軾《教戰守》
  17. 又如:壓倒(壓服;制服);壓良爲賤(掠買平民子女爲奴婢)
  18. (5)[kill]
  19. 且臣聞先君刑馬壓羊。——《戰國策》
  20. 又如:壓羊(殺羊)
  21. (6) 逼近 [approach;be getting near]
  22. 晨壓 軍而陳。——《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23. 又如:壓黑(臨近天黑的時候);壓山(方言,謂日將落山)
  24. (7) 超越;勝於 [surpass]
  25. 聲不能壓當世。——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
  26. 又如:壓倒元白(指詩文超過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元禛);壓軸戲(亦稱壓臺戲,壓軸子,指一次戲曲演出中的倒數第二個節目(最後的一齣戲叫大軸子);現多指一臺戲中放在最後的一出,謂其質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壓住全臺)
  27. (8) 覆蓋,籠罩 [cover]
  28. 覆壓三百餘里。——杜牧《阿房宮賦》
  29. 又如:壓紐(覆壓在璧紐上);壓覆(埋沒;困頓);壓蔓,壓青(把綠肥作物或採集的野草、樹葉埋在田地裏做肥料)
  30. (9) 鎮住 [peacify]
  31. 就安排筵席,一者與夫人壓驚,二者慶賀這玉梳。——《古金雜劇》
  32. 又如:壓物(鎮壓邪魔之物);壓鎮(鎮服);壓車(謂隨車保護或堅守)
  33. (10) 同「押」 [keep with]
  34. 如:壓契(做抵押憑證的文契)
  35. (11) 蓋印 [seal]
  36. 如:壓腳圖書(壓腳章);壓腳章(蓋在字畫下角的印章)
  37. (12) 預付 [pay in advance]
  38. 如:壓禮(事成之前預付的財禮)
  39. (13)[賭注] [risk money on;stake]
  40. 如:壓寶
  41. 詞性變化
  42. 〈名〉
  43. (1) 壓力 [pressure]
  44. (2) 某物作用於其直接接觸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壓
  45. (3) 一切對相反力的衝力;分佈在地面上的一種衝力。如:血壓;氣壓
  46. (4) 另見
  47. 常用詞組

  1. (1) 壓力 [pressure]
  2. (2) 某物作用於其直接接觸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壓
  3. (3) 一切對相反力的衝力;分佈在地面上的一種衝力。如:血壓;氣壓
  4. (4) 另見
  5.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由上往下施加力量。如:「垮」、「泰山壓頂」。
  2. 用武力或威勢制止、驅策他人。如:「鎮」、「欺」、「別拿你的大帽子我!」《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之,則未知齊、晉孰有之也。」
  3. 迫近、逼迫。如:「大軍壓境」。《水滸傳·第九一回》:「衛州左孟門,右太行,南濱大河,西上黨,地當衝要。」
  4. 使情況穩定。如:「他剛吃下藥,才把咳嗽下來。」
  5. 擱置不動。如:「積公文」。
  6. 超越、勝過。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你文章勝賈浪仙,詩篇孟浩然,不能勾侍君王在九間朝殿。」《紅樓夢·第八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

  1. 壓力的簡稱。如:「氣」、「血」、「電」、「眼」。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 壓·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4

  1. 【廣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𠀤音鴨。【說文】壞也,笮也,塞補也。一曰鎭壓。【唐書·柳仲郢傳】仲郢爲京兆尹,政號嚴明。爲河南尹,以寬惠爲政,或言不類京師時。仲郢曰:輦轂之下,彈壓爲先。郡邑之治,惠愛爲本。
  2. 又【集韻】益涉切,音嬮。伏也,合也。
  3. 又諾協切,音㘨。一指按也。
  4. 又於豔切。通作厭。足也,疾惡也。【前漢·叔孫通傳】朕甚壓苦之。 或作厭饜。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壞也。一曰塞補。从土厭聲。烏狎切

《說文解字注》

(壓)壞也。此與厂部厭義絕不同。而學者多不能辨。廣韵壓下云:鎭也,降也,笮也,乃皆厭之訓也。一曰𡫳補也。从土厭聲。烏狎切。七部。

字源字形

壓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