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字义
◎ 隨suí
動
- (1) (形聲。从辵( chuò))
- (2) 同本義 [follow]
- 隨,從也。——《說文》
- 隨無故也。——《易·雜卦》
- 隨山刊木循也。——《書·禹貢》
- 無縱詭隨。——《詩·大雅·民勞》
- 凡庭實隨入。——《儀禮·聘禮》。注:「不併行也。」
- 距隨長武。——《儀禮·鄉射禮記》
- 列星隨旋。——《荀子·天論》
- 主失其神,虎隨其後。——《韓非子·楊權》
- 子行而我隨之。——《韓非子·說林上》
-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 杜甫《春夜喜雨》
-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 又如:隨任(晚輩跟隨做官的長輩在任所生活);隨直(隨班值日);隨班(跟班值勤);隨扈(隨從);隨身燈(點在死人腳頭的燈);隨坐(即連坐。受他人牽連而被判罪);隨宦(跟從父兄做官在外);隨隨步口(步步緊跟);隨起舉哀(隨同死者親眷一起號哭)
- (3) 依順;依從 [comply with; adapt to]
- 隨,順也。——《廣雅》
- 今黛玉見了這裏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紅樓夢》
- 法和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北齊書·陸法和傳》
- 又如:隨善善緣(佛教指見人行善心歡喜;自己行善結好緣);隨邪(隨斜。順從邪惡,無主見);隨願(如願;稱心);隨時制宜(作事善於變通,不拘常法);隨緣不變(佛家語。意指隨順世間環境取捨行止,但有所不爲)
- (4) 聽任某人自願去做 [let (sb.do as he likes)]
-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唐· 韓愈《進學解》
- 又如:隨你的便;去不去隨你;隨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隨意念之所至,立刻到達某一地)
- (5) 〈方〉∶相似,與某人、物、事相像 [look like]。
- 如:他長得隨他母親
- (6) 接着,隨即 [carry on]
- 客以劍擬王,王頭隨墮湯中。——晉· 幹寶《搜神記》
- 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清· 方苞《獄中雜記》
- 又如:隨次(隨即;馬上);隨宜(隨即)
- (7) 按照;依據 [according to]。
- 如:隨例(按照慣例);隨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 詞性變化
- ◎ 隨
- 隨 suí
- 〈名〉
-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兌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 象曰:澤中有雷,隨。——《易·隨》
- (2) 中國周代國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後期爲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隨縣
- 常用詞組
◎ 隨suí
名
-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兌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 象曰:澤中有雷,隨。——《易·隨》
- (2) 中國周代國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後期爲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隨縣
-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