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愧字的意思-愧字取名寓意

  • 愧字拼音 kuì、 chŏu
    愧字五行
  • 愧字部首
    愧字繁体
  • 愧字简体笔画 12
    愧字繁体笔画 14
    愧字康熙笔画 14
  • 愧字结构 左右结构
    愧字字性 偏男性
    愧字推荐度 45%
姓名学寓意:羞惭:羞愧。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uì

  1. ◎ 羞惭:羞~。惭~。~色。~怍(惭愧)。~疚。~赧(因羞愧而脸红)。~悔。问心无~。

英语 ashamed, conscience-stricken

德语 beschämt (Adj)

法语 honteux,confu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kuì

  1. (1) (形声。从心,鬼声。本义:惭愧)
  2. (2) 同本义。同“媿” [ashamed]
  3. 小则如愧。——《礼记·儒行》
  4. 尚不愧于屋漏。——《诗·大雅·抑》
  5. 不愧于人。——《诗·小雅·何人斯》
  6. 虽颜惭未知心愧。——《魏书·列女传》
  7. 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8. 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9. 能不愧老人之言否。——· 周容《芋老人传》
  10. 下恐愧吾师矣。——·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兹游快且愧矣。——《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2. 兼愧贵家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又如:愧心(内心惭愧);愧悔(惭愧后悔);愧服(衷心佩服他人,自惭不如);愧灼(极言惭愧之意);愧天作人(上愧对天理,下愧对人事)
  14. (3) 折辱人;使羞惭 [ashame]
  15. 昭王闻之,欲愧之以辞。——《战国策·齐策》
  16. 又如:愧辱(羞辱)
  17. (4) 责人罪咎 [blame]
  18.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注:“病、愧谓罪咎之。”
常用词组
抱愧 不愧 崩愧 惨愧 惭愧 耻愧 发愧 愤愧 负愧 感愧 荒愧 怀愧 惶愧

國語辭典

kuì

  1. 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 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 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kuì

  1. 羞慚。如:「面有愧色」。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愧·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1. 【廣韻】俱位切【集韻】基位切,𠀤音騩。【爾雅·釋言】慙也。【詩·大雅】尚不愧于屋漏。【皇極經世】無愧於口,不若無愧於身。無愧於身,不若無愧於心。 本作媿,从女。或从恥省作聭。亦作謉𦞙。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愧”字头,请参考“”字。)

【】【】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愧字字源

与愧字同音的字

与愧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