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贲字的意思-贲字取名寓意

  • 贲字拼音 bì、 bēn
    贲字五行
  • 贲字部首
    贲字繁体
  • 贲字简体笔画 9
    贲字繁体笔画 12
    贲字康熙笔画 12
  • 贲字结构 上中下结构
    贲字字性 偏男性
    贲字推荐度 0%
姓名学寓意:指奔走,快跑;文饰,装饰得很好,引申指华美、光彩。用作人名意指华美、光彩、勇猛、勇士之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 文饰,装饰得很好:~临(贵宾盛装来临)。
其他字义

bēn

  1. 奔走,快跑。[虎贲]古时指勇士。
  2. 姓。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ēn

  1. (1)“奔”。急走;逃亡 [run;flee]
  2. 虎贲三千人。——《孟子·尽心下》
  3. 卫士旅贲。——《汉书·百官公卿表》
  4.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比周:勾结)——《荀子·强国》
  5. (2) 又如:贲溃(奔走溃散)
  6. (3) 奔流 [flow at great speed]
  7. 蚕珥丝而商絃绝,贲星坠而渤海决。——《淮南子·天文》
  8. (4) 又如:贲星(流星)

bēn

  1. (1) 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diaphragm]。如:贲门(中医指胃上端的开口)
  2. (2) 虎贲:勇士 [warrior;brave and strong man]
  3. 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备梯》
  4. (3) 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
  5. (4) 另见

bēn

  1. (1) 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diaphragm]。如:贲门(中医指胃上端的开口)
  2. (2) 虎贲:勇士 [warrior;brave and strong man]
  3. 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墨子·备梯》
  4. (3) 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
  5. (4) 另见
常用词组
白贲 炳贲 宠贲 典贲 广贲 光贲 虎贲
基本词义

〔动〕

  1. (1) (形声。从贝,卉声。本义:装饰,打扮) 装饰,修饰 [adorn]
  2. 贲,饰也。——《说文》
  3. 贲者,饰也。——《易·序卦》
  4.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诗·小雅·白驹》
  5. (2) 又如:贲饰(装饰;文饰);贲如(装饰华美的样子)
基本词义

〔形〕

  1. (1) 颜色斑杂不纯 [mottled]
  2. 贲如濡如。——《易·贲卦》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
  3. (2) 又如:贲华(开出多彩的花)
  4. (3) 华美;光彩貌 [magnificent;brilliant]
  5. 贲,美也。——《广雅》
  6. 用宏兹贲。——《书·盘庚》
  7. (4) 又如:贲赍(盛美的赏赐);贲然(光彩的样子)
  8. (5) 另见 bēn
基本词义

〔形〕

  1. (1) 颜色斑杂不纯 [mottled]
  2. 贲如濡如。——《易·贲卦》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
  3. (2) 又如:贲华(开出多彩的花)
  4. (3) 华美;光彩貌 [magnificent;brilliant]
  5. 贲,美也。——《广雅》
  6. 用宏兹贲。——《书·盘庚》
  7. (4) 又如:贲赍(盛美的赏赐);贲然(光彩的样子)
  8. (5) 另见 bēn

國語辭典

  1. 美饰。《易經·賁卦·上九》:「白賁,無咎。」唐·孔穎達·正義:「以自為飾而無憂患。」
  2.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下艮(☶)​上。象征著可以有小利,且可以有 所往的意思。

  1. 华丽的、光洁的。「賁如 」、「賁然 」等条。

  1. 形容贵宾驾临。参见「贲临 」条。

fèn

  1. 大。《詩經·大雅·靈臺》:「虡業維樅,賁鼓維鏞。」唐·孔穎達·正義:「賁,大也。故謂為賁鼓。」

bēn

  1. 富于勇力而行走迅速。《廣韻·平聲·魂韻》:「賁,勇也。」《墨子·備梯》:「令賁士、主將皆聽城鼓之音而出。」

bēn

  1. 参见「賁門 」条。
  2.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贲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贲”字头,请参考“賁”字。)

【酉集中】【貝】 賁·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1. 【唐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必轡切,𠀤音臂。【說文】飾也。【易·賁卦】山下有火,賁。【釋文】鄭云:變也。文飾之貌。王肅云:有文飾,黃白色。
  2. 又【序卦】賁,飾也。
  3. 又【雜卦傳】賁,無色也。【書·湯誥】賁若草木。【註】賁,飾也。【詩·小雅】賁然來思。
  4. 又【集韻】逋還切,音班。【易·賁卦·釋文】傅氏云:賁,古班字。文章貌。
  5. 又【集韻】符分切,音焚。【書·盤庚】用宏兹賁。【傳】宏、賁,皆大也。【詩·大雅】賁鼓維鏞。【傳】賁,大鼓也。
  6.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
  7. 又【廣韻】博昆切【集韻】【韻會】【正韻】逋昆切,𠀤音奔。【書·立政】綴衣虎賁。【傳】虎賁以勇力事王。【周禮·夏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
  8. 又【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孟子】若是,則夫子過孟賁遠矣。【趙註】賁,勇士也。
  9. 又【集韻】父吻切。與憤同。【禮·樂記】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而民剛毅。【註】賁,讀爲憤。憤,怒氣充實也。
  10. 又沸也。【穀梁傳·僖十年】覆酒於地而地賁。【註】賁,沸起也。【釋文】與瀵同。
  11. 又地名。【穀梁傳·昭五年】叔弓帥師,敗莒師于賁泉。【註】賁泉,魯地。扶粉反。
  12. 又【集韻】方問切,音糞。【禮·射義】賁軍之將。【註】賁讀爲僨,猶覆敗也。
  13. 又【集韻】力竹切,音六。賁渾,地名。【公羊傳·宣三年】楚子伐賁渾之戎。【釋文】賁,舊音六。【左傳】【穀梁傳】作陸。
  14.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符非切,音肥。姓也。【前漢·英布傳】中大夫賁赫。【後漢·光武紀】董憲將賁休。【註】前書賁赫,音肥,今姓音奔。
  15. 又【集韻】孚袁切,音翻。番禺。【山海經】作賁禺。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贲”字头,请参考“賁”字。)

【卷六】【貝】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飾也。从貝卉聲。彼義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贲字字源

与贲字同音的字

与贲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