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ào
部首:
五行:
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笔画:7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85%
本义の寓意:黑色,肥皂。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ào

  1.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
  2.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ào

  1. (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oak seed]
  2.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3. (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4. (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soap]。如:香皂;药皂
  5. (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 yamen runner]
  6.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7. (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8. (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manger]
  9.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10. (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11. (8) 皂荚的省称[Chinese honey locust]
  12.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 李时珍《本草纲目》
  13. (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zào

  1. (1) 黑色。后作“皂” [black]
  2.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3.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常用词组
白皂 憋皂 不皂 丹皂 番皂 肥皂 服皂 阁皂 合皂

國語辭典

zào

  1. 去污垢的碱性用品。如:「肥」、「香」、「药」。
  2. 黑色。如:「不分青红皂白」。同「 」。

zào

  1. 黑色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出》:「簇新新帽乌衬袍红,搔 皮靴绿缝,皮靴绿缝。」同「 」。

《康熙字典》

【午集中】【白】 皂·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2

  1. 【正字通】俗皁字。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皂”字头,请参考“”字。)

【】【】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皂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