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èng
部首:
五行:
结构:左右结构
简体笔画:17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32%
本义の寓意: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èng

  1. 挂在马鞍两旁的铁制脚踏:马~。~骨(听骨之一,形状像马镫)。

英语 lamp; a kind of cooking vessel

德语 Steigbügel

法语 étri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èng

  1. (1) 古代盛熟食器皿 [cooker]
  2. 镫,锭也。从金,登声。——《说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后世范金为之,又制此字。”
  3. 执醴授之,执镫。——《礼记·祭统》。注:“镫,豆下跗也。”
  4. (2) 马镫 [stirrup]
  5. 镫,鞍镫。——《广韵》
  6. (3) 古同“灯” [lamp;light]
  7.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楚辞·招魂》
常用词组
鞭镫 传镫 华镫 荷镫

國語辭典

dèng

  1. 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今馬,馬鞍兩旁足所踏也。」唐·韓偓〈馬上見〉詩:「和裙穿玉,隔袖把金鞭。」《紅樓夢·第六九回》:「老頭子細說原委,賈璉只在中跌足。」

dēng

  1. 照明用具。清·陳澧〈水龍吟·詞仙曾駐峰頭〉詞:「賸出山迴望,明佛屋,有閑僧睡。」同「 」。
  2. 古代的飲食器具。《儀禮·公食大夫禮》:「大羹湆不和,實于。」漢·鄭玄·注:「瓦豆謂之。」通「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镫”字头,请参考“鐙”字。)

【戌集上】【金】 鐙·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2

  1. 【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𠀤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
  2. 又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
  3. 又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
  4. 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𠀤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
  5. 又【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釋文】鐙,音登。
  6. 又丁鄧反。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镫”字头,请参考“鐙”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錠也。从金登聲。都滕切〖注〗臣鉉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别作燈,非是。

《說文解字注》

(鐙)錠也。祭統曰:夫人薦豆執校,執醴授之執鐙。注曰:校,豆中央直者也。鐙,豆下跗也。執醴者以豆授夫人,執其下跗,夫人受之,執其中央直者。按跗,說文作柎,闌足也。鐙有柎,則無足曰鐙之說未可信。豆之遺制爲今俗用燈盞。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說文,誤矣。生民傳曰:木曰豆,瓦曰登。豆薦菹醢,登薦大羹。箋云: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然則瓦登用於祭天。廟中之鐙,笵金爲之,故其字从金。从金登聲都滕切。六部

字源字形

镫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