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āng
部首:
五行:
结构:上中下结构
简体笔画:11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91%
本义の寓意:花纹,文采;同“彰”,彰明,显著,条目,规程。用作人名意指文采斐然、正直、优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
  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
  3. 修理:杂乱无~。
  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
  5. 戳记:图~。盖~。
  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
  7. 奏本:奏~。本~。
  8. 同“彰”,彰明。
  9. 姓。

英语 composition; chapter, section

德语 Stempel, Siegel (S)​,Abzeichen, Medaille (S)​,Kapitel, Abschnitt (S, Lit)​,Konstitution, Statut, Satzung, Rechtsnorm (S, Rechtsw)​,Ordnung (S)​,Zhang (Eig, Fam)

法语 chapitre,ordre,règle,règlement,statuts,cachet,sceau,médaille,insign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hāng

  1. (1)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2. (2) 同本义。今称“乐章” [a song]
  3. 章,乐竟为一章。——《说文》
  4. 读乐章。——《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
  5.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6. 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7. 又如:章夏(古代乐章名。“九夏”之一)
  8. (3) 棵;根 [a tree]
  9. 山居千章之材。——《史记·货殖列传》

zhāng

  1. (1) 在绘画或刺绣上,赤与白相间的花纹叫“章” [figure;decorative pattern]
  2.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周礼·考工记》
  3.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又如:章采(花纹和色彩);章服(按官品而花饰不同的官服);章绂(标志官品等级的彩色绶带等饰物);章黼(鲜明的黑白花纹);章绣(华丽的刺绣品)
  5. (2) 红白相间的丝织品 [colored silks]
  6.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古诗十九首》
  7. (3) 文章。诗歌的段落。亦指文章的段或篇 [article;chapter;paragraph]
  8. 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文心雕龙》
  9.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10. 《缁衣》章。——·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章什(指诗歌的篇章);章指(于每篇文章之末,总括其大义,或用韵语写成,称为章指);章句(文章的段落称章;词意完整,可以成言的称句);章回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的长篇小说);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小儒生)
  12. (4) 法规;规章[institutions;decrees and regulations]
  13. 王风哀以思,道荡无章。—— 南朝· 谢瞻《张子房》
  14. 又如:章条(章程;规则);章度(程式);章宪(国家的规章法令)
  15. (5) 法律条目 [clauses and subclauses]
  16.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史记·高祖本纪》
  17. 又如:约法三章;简章;党章
  18. (6) 印章[seal]
  19. 又用篆章一。——· 魏学《核舟记》
  20. 家藏伪章。——· 方苞《狱中杂记》
  21. 又如:公章;图章;私章;章印(指官印);章组(官印以及佩带);章绶(官印和系印的丝带)
  22. (7) 标记;徽章[badge;medal]
  23. 分为五选,异其旗章,勿使冒乱。——· 刘向《说苑》
  24. 又如:章表(标记;象征)
  25. (8) 指旌旗 [flag]
  26. 变非声章,弗能移也。——韦昭注:“章,旌旗也。”
  27. 又如:章旗(绣有徽号的旗帜)
  28. (9) 奏章,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 [written report to the emperor]
  29.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30. 《缁衣》一章。——· 袁枚《祭妹文》
  31. 又如:章奏(汉制,群臣上书有章、奏、表、驕议之别,后则通称臣子上陈给皇帝的文件为章奏);章疏(臣下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章满公车(形容奏章之多)
  32. (10) 大木材 [big timber]
  33. 东园主章。——《汉书·百官公卿表》
  34. (11)

zhāng

  1. (1) 通“彰”。彰明,明显,显著 [remarkable]
  2. 平章百姓。——《书·尧典》
  3. 赏罚无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疏:“章,明也。”
  4. 之所以章也。——《吕氏春秋·知度》
  5.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淮南子》
  6. 又如:章灼(明白显著。光辉照耀);章章(显明的样子。同“彰彰”);章然(明显的样子)
  7. (2) 条理化 [systematic]
  8. 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韩愈《送孟东野序》

zhāng

  1. (1) 显示;表明[become visible]
  2. 且夫兄弟之怨,不徵於他,利乃外矣。章怨外利,不义。——《国语·周语中》韦昭注:“章,明也。”
  3. 又如:章著(显露;分明);章理(显明的道理);章视(明示;诏告)
  4. (2) 通“彰”。彰明,表彰 [give commendation]
  5. 章之以论,禁之以刑。——《荀子》
  6. 又如:章明(显扬);章闻(传闻;著闻)
  7. (3) 上奏章告发 [inform against]
  8. 被诏书为将作大匠,为受罚者所章,拜议郎。——· 蔡邕《太尉乔公碑》
  9. 又如:章表(奏表);章书(奏章);章左(指奏章终了空白处);章报(具奏章上报)
常用词组
阿章 按章 拜章 保章 版章 白章 宝章 暴章 报章 便章 辩章 彪章 臂章 本章 辨章 表章 朝章 彩章 采章 才章 成章 辞章 穿章 宠章 赤章 词章

國語辭典

zhāng

  1. 成篇的文字。如:「文」、「出口成」、「下筆成」。
  2. 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章表》:「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3. 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
  4. 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
  5. 條理、次序。如:「雜亂無」。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
  6. 法規、條例。如:「規」。《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
  7. 印信。如:「私」、「圖」。
  8. 標識、標記。如:「徽」、「勛」、「臂」。
  9. 姓。如漢代有章明。

zhāng

  1.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有德。」

《康熙字典》

【午集下】【立】 章·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1.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𠀤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2. 又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3. 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4. 又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5. 又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6. 又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7. 又【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8. 又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9. 又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10. 又【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11. 又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12. 又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13. 又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14.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15. 又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16. 又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17. 又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18. 又【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19. 又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20. 又總章,舜明堂名。
  21. 又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22. 又姓,秦將章邯。
  23. 又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24. 又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25. 又俗或謂舅曰章。
  26. 又【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27. 又懼貌。亦作慞。
  28. 又【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29. 又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 【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30. 又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31.  

《说文解字》

【卷三】【音】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諸良切

《說文解字注》

(章)樂竟爲一章。歌所止曰章。从音十。會意。諸良切。十部。十、數之終也。說從十之意。

字源字形

章字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