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鲜字的意思-鲜字取名寓意

  • 鲜字拼音 xiān、 xiǎn
    鲜字五行
  • 鲜字部首
    鲜字繁体
  • 鲜字简体笔画 14
    鲜字繁体笔画 17
    鲜字康熙笔画 17
  • 鲜字结构 左右结构
    鲜字字性 偏女性
    鲜字推荐度 86%
姓名学寓意:新鲜,鲜明。用于人名喻指聪明伶俐,勇于创新,有助于学习事业运。 查询< >起名汉字搭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ān

  1. 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果。~花。~嫩。新~。
  2. 滋味美好:~美。~甜。这汤真~。
  3. 有光彩的:~明。~亮。~艳。
  4. 味美的食物:尝~。时~。
  5.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海~。鱼~。
  6. 〔~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
  7. 姓。
其他字义

xiǎn

  1.  ◎ 少:~为人知。寡廉~耻。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iān

  1. (1) (会意。从鱼,从羊。“鱼”表类属,“羊”表味美。本义:鱼名。出貉国)
  2. (2) 假借为鱻。鲜鱼,活鱼 [live fish;aquatic food]
  3. 冬宜鲜羽。——《礼记·内则》。注:“生鱼也。”
  4.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河上公注:“鲜,鱼。”
  5.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张元干《水调歌头》
  6. 冬宜鲜羽。——《礼记》
  7. (3) 又如:鲜眼(像鱼那样的圆眼);鱼鲜;海鲜;鲜脍(切细的鲜鱼肉);鲜鳞(活鱼);鲜羽(活鱼和活鸟)
  8. (4) 鲜美的食物 [fresh food;delicious food]
  9. 惟君用鲜。——《左传·襄公三十年》
  10.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唐玄宗《幸凤泉汤》
  11. (5) 又如:时鲜;尝鲜;鲜肥(鱼肉类美味肴馔);鲜食(鲜活的食品);鲜杀(活杀的猎物)

xiān

  1. (1) 新鲜 [fresh]
  2.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3. 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5. 根色鲜泽。——· 沈括《梦溪笔谈》
  6. (2)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7. (3) 鲜艳 [bright-colored;gaily-colored]。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8. (4) 鲜明;明洁,洁净 [clear]
  9.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10. (5)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11. (6) 味美 [delicious;tasty]
  12. 饫肥鲜者。——· 刘基《卖柑者言》
  13. 无鲜肥滋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7)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15. (8) 独特 [special]。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16. (9) 夭折的,早死的 [die (young)]
  17.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18. (10) 另见 xiǎn

xiān

  1. (1) 新鲜 [fresh]
  2. 炰鳖鲜鱼。——《诗·大雅·韩奕》
  3. 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鱼腊鲜兽皆如初。——《仪礼》
  5. 根色鲜泽。——· 沈括《梦溪笔谈》
  6. (2) 又如:屡见不鲜;数见不鲜;鲜食(新鲜的食品);鲜兽(新杀的禽兽)
  7. (3) 鲜艳 [bright-colored;gaily-colored]。如:鲜妆(鲜明美丽的打扮);鲜衣(华美的衣服)
  8. (4) 鲜明;明洁,洁净 [clear]
  9. 衣服常鲜于我。——《汉书·广川惠王越传》
  10. (5) 又如:鲜色(清新美丽的颜色);鲜新(清新)
  11. (6) 味美 [delicious;tasty]
  12. 饫肥鲜者。——· 刘基《卖柑者言》
  13. 无鲜肥滋味。——·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 (7) 又如:鲜爽(鲜美爽口);鲜脆(鲜美脆嫩);鲜香(鲜美芳香)
  15. (8) 独特 [special]。如:她的行事作为就是很鲜,和别人都不一样
  16. (9) 夭折的,早死的 [die (young)]
  17. 葬鲜者自西门。——《左传·昭公五年》
  18. (10) 另见 xiǎn
常用词组
白鲜 八鲜 保鲜 冰鲜 碧鲜 标鲜 不鲜 朝鲜 尝鲜 澄鲜 楚鲜 单鲜 发鲜 贩鲜 芳鲜 肥鲜 甘鲜 干鲜 膏鲜 割鲜 阁鲜 贯鲜 寡鲜 供鲜 光鲜 海鲜
基本词义

xiǎn

〔形〕

  1. (1) 非常少,很不多 [little;rare]
  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
  3.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4. 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周敦颐《爱莲说》
  6. 鲜不疫矣。——· 方苞《狱中杂记》
  7. (2) 又如:鲜薄(微少);鲜言(寡言);鲜胄(后代少);鲜浅(浅鲜);鲜乏(缺乏);鲜少(很少)
基本词义

xiǎn

〔动〕

  1. (1) 缺少;不足[lack;be short of]
  2.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3. (2) 另见 xiān
基本词义

xiǎn

〔动〕

  1. (1) 缺少;不足[lack;be short of]
  2.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李密《陈情表》
  3. (2) 另见 xiān

國語辭典

xiān

  1. 鱼、活鱼。《老子·第六○章》:「治大国若烹小。」宋·张元干〈水调歌头·平日几经过〉词:「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
  2. 刚宰杀的鸟、兽等。《文选·左思·蜀都赋》:「割芳,饮御酣。」
  3. 泛称新美味的食物。如:「时」、「尝」、「海」。《红楼梦·第七回》:「 咱们送他的,趁著他家有年下送的船去,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罢。」
  4. 姓。如五代时后蜀有思明。

xiān

  1. 滋味甜美。如:「这汤真。」唐·权德舆〈拜昭陵过咸阳墅〉诗:「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
  2. 的、清新的。如:「鲜嫩」、「鲜花」。
  3. 色彩明亮光艳。如:「颜色鲜明」。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二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
  4. 新奇、有趣、好玩。如:「他的话很。」

xiǎn

  1. 少。如:「见」。《文选·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能备善。」宋·周敦颐〈爱莲说〉:「菊之爱,陶后有闻。」

xiǎn

  1. 尽。《易经·系辞上》:「故君子之道矣。」

xiǎn

  1. 早死、非寿终的。《左传·昭公五年》:「葬者自西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鲜”字头,请参考“鮮”字。)

【亥集中】【魚】 鮮·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1. 【唐韻】【集韻】【韻會】𠀤相然切,音仙。魚名。出貉國。【禮·內則】冬宜鮮羽。【註】鮮,生魚也。
  2. 又【玉篇】生也。【書·益稷】暨益播奏庶艱食鮮食。【傳】鳥獸新殺曰鮮。【儀禮·士昏禮】腊必用鮮。【疏】義取夫婦日新之義。【左傳·襄三十年】唯君用鮮。【註】鮮,野獸也。
  3. 又【廣韻】潔也。【易·說卦】爲蕃鮮。【註】鮮,明也。
  4. 又【釋名】鮮,好也。【玉篇】善也。
  5. 又國名。【後漢·東夷傳】昔箕子避地朝鮮。
  6. 又【鮮𤰞傳】鮮𤰞者,依鮮𤰞山,故因號焉。
  7. 又山水名。【水經注】北鮮之山,鮮水出焉。
  8. 又姓。【後蜀錄·李壽司空】鮮思明。
  9. 又鮮于,複姓。【風俗通】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其子食采於朝鮮,因氏焉。
  10. 又【廣韻】【集韻】𠀤息淺切,音獮。【易·繫辭】故君子之道鮮矣。【釋文】盡也。
  11. 又【書·無逸】惠鮮鰥寡。【傳】又加惠鮮乏鰥寡之人。【疏】鮮,少乏也。【詩·鄭風】終鮮兄弟。【箋】鮮,寡也。【禮·中庸】民鮮能久矣。【註】鮮,罕也。
  12. 又少也。亦善也。【詩·邶風】籧篨不鮮。【箋】鮮,善也。【朱傳】少也。
  13. 又【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詩·大雅】度其鮮原。【傳】大山曰鮮。【朱傳】鮮,善也。
  14. 又【正韻】與獻同。【禮·月令】天子乃鮮羔開冰。【註】鮮當爲獻,聲之誤也。
  15. 又與犀同。【前漢·匈奴傳】黃金犀毗一。【註】師古曰:犀毗,帶鉤也。亦曰鮮𤰞,亦謂師氏,總一物也,語有輕重耳。
  16. 又【集韻】私箭切,獮去聲。姓也。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鲜”字头,请参考“鮮”字。)

【卷十一】【魚】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魚名。出貉國。从魚,羴省聲。相然切

《說文解字注》

(鮮)鮮魚也。出貉國。按此乃魚名。經傳乃叚爲新鱻字。又叚爲尟少字。而本義廢矣。从魚。羴省聲。相然切。十四部。

字源字形

鲜字字源

鲜字取名男孩名字

与鲜字同音的字

与鲜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