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异字的意思-异字取名寓意

  • 异字拼音
    异字五行
  • 异字部首
    异字繁体
  • 异字简体笔画 6
    异字繁体笔画 12
    异字康熙笔画 12
  • 异字结构 上下结构
    异字字性 偏男性
    异字推荐度 34%
姓名学寓意:奇异;特别。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不同的:~乎。~说。~常。~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邪说”)。~化。~性。~样。大同小~。~曲同工。
  2. 分开:离~。~居。
  3. 另外的,别的:~日。~地。~国。~乡。~类。
  4. 特别的:奇~。~闻。~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 奇怪:惊~。诧~。怪~。

英语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德语 Verschiedenheit, Differenz (S)​,ungewöhnlich, außergewöhnlich, fremd, fremdartig (Adj)​,ungleich, verschieden, anders (Adj)​,iso, iso- (Eig, Chem)

法语 différent,étrange,exceptionnel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1)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 gǒng)从畀( )。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 (2) 同本义 [strange;queer;odd]
  3. 异,怪也。——《玉篇》
  4. 异,奇也。——《广韵》
  5. 何以异哉。——《列子·杨朱》
  6. 异乎交益之士。——左思《魏都赋》
  7. 妇人异甚。——《战国策·赵策》
  8. 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9. 觉无异能。——· 柳宗元《三戒》
  10. 父异焉。——· 王安石《伤仲永》
  11. 又如:异疾(奇怪的病症);异形(怪异或奇特的形状)
  12. (3) 不同 [different]
  13. 礼者为异。——《礼记·乐记》。注:“谓别贵贱也。”
  14. 事为异别。——《礼记·王制》
  15. 执心各异。——· 刘向《列女传》
  16. 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17. 或异二者。
  18.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9. 又如:异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少数民族);异姓陌路(既不同姓也不认识);异手(指不同之人);异世(不同时代);异目(另眼)

  1. 其他,别的 [other]
  2. 贾不敢为异事。——《吕氏春秋·上农》
  3. 无它异也。(意思是,没有别的意外的事)。——《后汉书·列女传》
  4. 又如:异域茅草(蛮荒之地的乡野村夫);异土(他乡;别处)

  1. (1) 护翼 [shelter]
  2. 古天异临子。——《盂鼎》
  3. (2) 区别;分开 [distinguish;divide]
  4. 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
  5. 又如:异分(区别);异居(分居)
  6. (3) 觉得奇怪;诧异 [be surprised;be astonished]
  7. 渔人甚异之。——· 陶潜《桃花源记》
  8. (4) 特别优待;特别重视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pay attention to]
  9. 如:异擢(破格提拔);异待(特别礼遇);异恩(特殊恩遇);异遇(特别优待);异谋(特别的计谋)
  10. (5) 通“翼”。恭敬 [respect]
  11. 极明与与,有畏劝汝,何异非汝,何畏非世。——《逸周书》
  12. (6) 通“翼”。辅助 [assist]
  13. 令行禁止王始也…出三日无适异;出四日无适与。——《逸周书》

  1. (1) 指以往,以前 [before;formerly;in the past]
  2. 如:异时(往时;从前);异代(前代;前世)
  3. (2) 指以后,将来 [after;later;future]
  4. 如:异日(来日;以后);异时(以后;他时);异世(后代;后世);异代(后代;后世)
  5. (3) 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strange]
  6. 己巳,日有食之。何以书?记异也。——《公羊传》
  7. (4) 指特殊本领、才能 [special skill;special ability]
  8. 觉无异能者。——· 柳宗元《三戒》
  9. 举天下所贡蝴蝶…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聊斋志异·促织》
常用词组
爱异 岸异 鄙异 百异 驳异 贬异 辟异 变异 辨异 标异 表异 别异 剥异 不异 持异 诧异 草异 材异 超异 差异 丑异 宠异 绰异 等异 独异 祅异

國語辭典

  1. 特別的、不平常的。如:「士」、「術」。《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孔子曰:『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洪體貌魁梧,有姿。」
  2. 另外的、其他的。《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農不敢行,賈不敢為異事。」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 不同的。如:「異口同聲」。《書經·旅獒》:「王乃昭德之致於異姓之邦,無替厥服。」唐·盧照鄰〈南陽公集序〉:「異議蜂起,高談不息。」

  1. 分開。《禮記·曲禮上》:「群居五人,則長者必席。」《史記·卷六八·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者,倍其賦。」
  2. 奇怪。《後漢書·卷四四·徐防傳》:「防體貌矜嚴,占對可觀,顯宗之。」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之。」

  1. 奇怪異事物。如:「標新立」。《公羊傳·隱公三年》:「己巳,日有食之,何以書,記也?」
  2. 姓。如唐代有異牟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异”字头,请参考“異”字。)

【午集上】【田】 異·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7

  1. 〔古文〕𢄖【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𠀤移去聲。【說文】分也,从廾从𢌿。𢌿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2. 又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是善,則不非毀之也。  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
  3. 又奇也。【周禮·地官·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4. 又違也。
  5. 又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6. 又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7. 又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折傷。
  8.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怡。【詩·邶風】洵美且異。叶下貽。
  9. 又叶弋質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叶甘美酒食。
  10.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异”字头,请参考“異”字。)

【卷三】【異】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分也。从廾从畀。畀,予也。凡異之屬皆从異。羊吏切〖注〗徐鍇曰:“將欲與物,先分異之也。《禮》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

《說文解字注》

(異)分也。分之則有彼此之異。从廾畀。畀,予也。竦手而予人則離異矣。羊吏切。一部。凡異之屬皆从異。

字源字形

暂无字源信息

与异字同音的字

与异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