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ào háo
部首:
五行:
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笔画:5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78%
本义の寓意: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称,标志,扬言,宣称,命令。用作人名意指权威、特别、卓尔不群之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ào

  1. 名称:国~。年~。字~。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伤~。
  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其他字义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 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英语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德语 Kennzeichen, Merkmal,Maß, Größe,Tag,Name, Bezeichnung (S)​,Nummer (S)​,Datum"_x000d_

法语 hurler,numéro,nombre,jour du mois,marque,signe,cor (instrument)​,corne (instrument)​,trompett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háo

  1. (1) (会意。从虎,从号。“号”亦兼表读音。“号”是“號”的古字,上面是“口”,下面代表声音,即号呼的意思。后繁化,变成“號”,现在简化为“号”。本义:大声喊叫)
  2. (2) 同本义 [howl;yell]
  3. 号,呼也。——《尔雅》
  4. 谁之永号?——《诗·魏风·硕鼠》
  5. 公号庆。——《国语·晋语》
  6. 号呼而转徙。——·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因大号,一墟皆惊。——· 柳宗元《童区寄传》
  8. 阴风怒号。——·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号泣载道。——《明史》
  10. 又如:号噪(呼叫,喧嚷);号踯(号叫跳顿);号佛(高声念佛)
  11. (3) 哭而有言 [cry]
  12. 号,痛声也。——《说文》
  13. 以哭有言者为号。——《颜氏家训·礼》
  14. 老聃死, 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庄子·养生主》
  15.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韩愈《进学解》
  16. 先号咷而后笑。——《易·同人》
  17. 号呼达旦。——方苞《狱中杂记》
  18. 又如:号啕痛(歇后语:哭);号天搭地(大声哭叫);号天哭地(哭天抢地);号泣(大声哭泣)
  19. (4) 动物引声长鸣,大风发出巨响 [roar]
  20. 昆吾之山有兽焉,其音如号,——《山海经·中山经》
  21. 又如:寒号虫;号群(禽兽鸣号以求群类);号怒(怒号,指风声疾厉);北风怒号
  22. (5) 另见 hào
常用词组
暗号 哀号 宝号 变号 卑号 币号 别号 拔号 悲号 本号 编号 崩号 表号 标号 病号 博号 兵号 拨号 长号 惨号 彩号 唱号 拆号 称号 乘号 宠号
基本词义

hào

〔动〕

  1. (1) 扬言有 [多少多少] [claim to be]
  2. 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史记·高祖本纪》
  3. 又如:口喧佛号(大声念佛)
  4. (2) 命令,发令 [order]
  5. 发枪之号。——·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明诏大号。——·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又如:号令
  8. (3) 召唤;呼唤 [call]
  9. 如:号召
  10. (4) 宣称,称号 [declare;name]
  11.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12. 号之曰燧人氏
  13. 号为军机四卿。——· 梁启超《谭嗣同传》
基本词义

hào

〔名〕

  1. (1) 名位;名称;称谓 [name]
  2.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3.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5. (2) 记号;标帜 [mark]
  6.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7. (3)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alias]
  8. 号曰醉翁。——· 欧阳修《醉翁亭记》
  9. 自号刚峰。——《明史》
  10.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11. (4)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word of command;signal;password]
  12.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13. (5)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number]
  14.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15. (6) 犹种,类。多为贬义 [sort]
  16. 如:那号人
  17. (7)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horn;brass instrument;bugle]
  18.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9. (8)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bugle calls]
  20. 如:起床号,熄灯号
  21. (9) 商店的代称 [shop]
  22.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23. hào
  24. 〈量〉
  25.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6.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27.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28. (4) 另见 háo
基本词义

hào

〔名〕

  1. (1) 名位;名称;称谓 [name]
  2. 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3. 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号位(称号和爵位;名号);号带(军旗。古代大将出征,旗上绣出主帅姓氏,叫号旗);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国号;年号
  5. (2) 记号;标帜 [mark]
  6. 如:号记(标记,记号);号箭(用来传达信号的响箭)
  7. (3) 别号。名、字以外的称谓 [alias]
  8. 号曰醉翁。——· 欧阳修《醉翁亭记》
  9. 自号刚峰。——《明史》
  10. 又如:号谥(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将葬,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号簿(犹今登记簿);号屏(雨师的别名)
  11. (4) 用以识别敌我的口令、暗号 [word of command;signal;password]
  12. 如:号哨(表达信号的口哨);号炮(军内用来传达信息的火炮);号火(用作信号的火光;旧时军内为传信息而举的火)
  13. (5) 指编列的次序或等第。亦指编列次序的事物 [number]
  14. 如:号件(挂过号的函件、电报等)
  15. (6) 犹种,类。多为贬义 [sort]
  16. 如:那号人
  17. (7) 管乐器号角、号筒、军号等的简称 [horn;brass instrument;bugle]
  18. 如:号筒;号头(号角的别称)
  19. (8) 用号吹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bugle calls]
  20. 如:起床号,熄灯号
  21. (9) 商店的代称 [shop]
  22. 找了一家汇票号,是个日昇昌字号,汇了八百两,寄江南 徐州家里去。——《老残游记》
  23. hào
  24. 〈量〉
  25.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6.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27.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28. (4) 另见 háo
基本词义

hào

〔量〕

  1. (1) 表示人数的单位。如:一百多号人
  2. (2) 表示次序,常放在数目字之后。如:三十五号文件,车牌H-10098号
  3. (3) 表示一个月里的日子。如:八月五号
  4. (4) 另见 háo

國語辭典

hào

  1. 名稱、別名。如:「別」、「帝」、「國」、「外」。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焉。」
  2. 命令。如:「號令」、「發號施令」。
  3. 商店。如:「寶」、「公司行」、「僅此一家,別無分。」《老殘遊記·第三回》:「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叫個日昇昌字。」
  4.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中」、「五字」。
  5. 標誌、標記。如:「記」、「暗」、「問」。《水滸傳·第二四回》:「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咳嗽為。」
  6. 排定的次第。如:「座」、「編」、「流水」。
  7. 種、類。如:「像這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8. 量詞。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病人,還剩下五。」
  9.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法國」、「軍」、「伸縮」。
  10. 軍號所吹出的各種規定號音。如:「起床」、「衝鋒」。

hào

  1. 召喚。如:「號召全球為環保而努力。」《左傳·襄公十九年》:「冬,十一月,齊侯圍之,見衛在城上,之,乃下。」
  2. 發出命令。《莊子·田子方》:「何不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3. 宣稱、誇言。如:「號稱天下第一。」《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是時,羽兵四十萬,百萬。」
  4. 稱謂、稱呼。《左傳·昭公四年》:「未問其名,之曰牛。」《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勝乃立為王,張楚。」

háo

  1. 大叫。如:「叫」。《晉書·卷一七·律曆志中》:「蟄蟲始發,雞始三。」唐·柳宗元〈童區寄傳〉:「因大,一虛皆驚。」
  2. 放聲大哭。如:「號泣」。《莊子·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而出。」元 ·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你家裡哭去,張著大嘴甚麼!」
  3. 風發出聲響。如:「狂風怒」。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卷我屋上三重茅。」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号”字头,请参考“號”字。)

【申集中】【虍】 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1.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2. 又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3. 又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4.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5.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6. 又【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7. 又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8. 又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9. 又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10. 又作號,𠀤俗字。號字从𧆞作。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号”字头,请参考“號”字。)

【卷五】【号】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呼也。从号从虎。乎刀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號)嘑也。嘑,各本作呼,今正。呼,外息也,與嘑義别。口部曰:嘑,號也。此二字互訓之證也。釋言曰:號,謼也。魏風傳曰:號,呼也。以說文律之,謼、呼皆假借字。號嘑者,如今云高叫也。引伸爲名號,爲號令。从号。从虎。嗁号聲高,故从号。虎哮聲厲,故从虎。号亦聲。乎刀切。亦去聲。二部。

字源字形

号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