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浹字的意思-浹字取名寓意

  • 浹字拼音 jiā
    浹字五行
  • 浹字部首
    浹字繁体
  • 浹字简体笔画 10
    浹字繁体笔画 11
    浹字康熙笔画 11
  • 浹字结构 左右结构
    浹字字性 偏男性
    浹字推荐度 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

  1. 浸漬;透徹。《爾雅,釋言》:“浹,徹也。”
  2. 通達;透過。《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3. 周匝。《小爾雅•廣言》:“浹,匝也。”
  4. 遍及;滿。《説文新附•水部》:“浹,洽也。”
  5. 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其他字义

xiá

  1. 〔浹渫〕水流廣大貌。《集韻•洽韻》:“浹,浹渫,水皃。”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ā

  1. (1) (形聲。从水,夾聲。本義:溼透)
  2. (2) 同本義 [saturate]
  3. 汗出浹背。——· 袁宏道《滿井遊記》
  4. 又如:汗流浹背;浹髓淪肌,浹髓滄膚,浹淪肌髓(深入骨髓,浸透肌膚;喻感受深切)
  5. (3) 通達,理解 [understand]
  6.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荀子》
  7. 詞性變化
  8. jiā
  9. (1) 整個兒的 [full]
  10. 浹辰之間而克其三都。——《左傳·成公九年》
  11. 又如:浹歲(一整年);浹時(一季);浹月(一個月);浹辰(十二天);浹旬(一旬,十天)
  12. (2) 融洽 [on friendly terms]
  13.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jiā

  1. (1) 整個兒的 [full]
  2. 浹辰之間而克其三都。——《左傳·成公九年》
  3. 又如:浹歲(一整年);浹時(一季);浹月(一個月);浹辰(十二天);浹旬(一旬,十天)
  4. (2) 融洽 [on friendly terms]
  5.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 韓愈《新修滕王閣記》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jiá

  1. 透澈、浸透。《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於骨髓。」《後漢書·卷一○·獻帝伏皇后傳》:「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2. 通達。《荀子·解蔽》:「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
  3. 循環一周。如天干由甲日至癸日稱為「浹日」;地支由子日至亥日稱為「浹辰」。

jiá

  1. 融洽。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其歲九月,人吏和。」

jiá

  1. 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二》:「山雨忽來,傾盆倒峽,地交流。」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浹·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1. 【唐韻】子協切【集韻】卽協切,𠀤音𠗉。【爾雅·釋言】徹也。【疏】謂潤澤浹洽,相霑徹也。【前漢·禮樂志】教化浹洽。
  2. 又周浹,猶周匝也。【荀子·君道篇】先王審禮,以旁皇周浹于天下。
  3. 又【左傳·宣九年】浹辰之閒,楚克三都。【註】浹辰,謂自子至亥,周匝十二日也。【楚語】近不過浹日。【註】浹日,謂從甲至癸也。
  4. 又通作挾。【周禮·天官】使萬民觀治象,挾日而斂之。
  5.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浹渫,水貌。【郭璞·江賦】長波浹渫。【註】浹渫,水滂溏也。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浹”字头,请参考“”字。)

【】【】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暂无字源信息

与浹字同音的字

与浹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