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部首:
五行:
结构:嵌套结构
简体笔画:5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同“册”。清邵瑛《説文解字羣經正字•冊部》:“𠕋,今作冊,或作册。”

英语 book, volume

德语 Band, Exemplar (Buch)​

法语 tome,volume,exemplair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1) (象形。金文、小篆字形與甲骨文相似,象簡冊形。本義:書簡。古代文書用竹簡。編簡名爲冊,後凡簿籍均可稱「冊」)
  2. (2) 同本義 [book]
  3. 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古文又從竹。——《說文》
  4. (3) 經傳多以策爲之,字俗作筴
  5. 史乃冊祝。——《書·金滕》
  6. 公歸,乃納冊於金滕之匱中。
  7. 王命作冊。——《書·洛誥》
  8. 有冊有典。——《書·多士》
  9. 又如:名冊;畫冊;紀念冊;冊書(史籍,史書)
  10. (4) 古時稱編串好的許多竹簡,現在指裝訂好的紙本子 [volume]
  11. 如:冊籍(名冊);冊歷(亦作「歷冊」。賬本)
  12. (5) 特指皇帝的詔書 [imperial edict]
  13. 祝冊自京師至。——韓愈《南海神廟碑》
  14. 又如:冊文(古代帝王祭祀時告天地神袛的文書);冊書(古時君王施於臣下的文書。有祝冊、玉冊、立冊、封冊、哀冊、贈冊、諡冊、贈諡冊、祭冊、賜冊、免冊等十一種)
  15. 詞性變化

  1. (1) 冊封,封爵 [grant in a imperial edict]
  2. 冊太子則授璽綬。——《新唐書·百官至》
  3. 又如:冊立(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冊正(把妾扶爲正室)

  1. (1) 計算書本數量的單位 [copy]
  2.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 梁啓超《譚嗣同傳》
  3. 又如:人手一冊;這套書共印十萬冊
  4.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後泛指書籍、簿本。《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有典。」
  2. 泛指書籍、簿本。如:「名人」、「畫」、「紀念」。
  3. 量詞。計算書本數量的單位。如:「人手一」、「第二」。
  4. 計謀。《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此全師保勝安邊之。」漢·王充《論衡·骨相》:「大梁人尉繚說秦始皇以併天下之計,始皇從其。」同「 」。

  1. 賜封。如:「冊封」。唐·陳鴻《長恨傳》:「明年,為貴妃,半后服用。」

chǎi

  1. 夾有繡花圖樣的紙本子。如:「樣冊子」、「樣兒」。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冊”字头,请参考“”字。)

【】【】 ·康熙筆画: ·部外筆画:

《说文解字》

【卷二】【冊】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象其札一長一短,中有二編之形。凡冊之屬皆从冊。𥬰,古文𠕋从竹。

《說文解字注》

(冊)符命也。諸侯進受於王者也。者字依韵會補。尙書王命周公後作𠕋逸誥、左傳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策命晉矦爲矦伯、王使劉定公赐齊侯命及三王世家策文皆是也。後人多假策爲之。象其札一長一短,謂五直有長短。中有二編謂二橫。之形。蔡邕獨𣃔曰:策,𥳑也。其制:長者一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札,牒也,亦曰𥳑。編,次𥳑也。次𥳑者,竹𥳑長短相閒排比之,以繩横聯之,上下各一道。一𥳑容字無多,故必比次編之,乃容多字。聘禮記云百名以上書於策是也。一𥳑可容書於𥳑,每𥳑一行而已。不及百名書於方,則合若干行書之。百名以上書於策,方卽牘也。牘,書版也。𥳑𠕋,竹爲之。牘,木爲之。一𠕋不容則絫𠕋爲之,國史𠕋書葢如是。鄭注禮云:策,𥳑也。此渾言之,不分别耳。𠕋字五直,象一長一短,象其意而已,𥳑之若干未可肊定也。蔡氏云:長者一尺,短者半之。此漢法如是。鄭引鉤命決云:易詩書禮樂春秋策皆長二尺四寸。孝經謙半之,一尺二寸。論語策八寸。尺二寸者三分居二,又謙焉,此古制也。見於聘禮、左傳序正義者乖異不同,今訂之如是,未知然否。鄭注尙書云:三十字一𥳑之文。服注左氏云:古文篆書一𥳑八字。漢志:劉向以中古文挍今文尙書。古文𥳑有二十五字者,有二十二字者,是𥳑之長短不同而字數不同也。楚革切。十六部。𠕋之屬皆从𠕋

(𥬰)古文𠕋。从竹。左傳:僃物典筴。釋文:筴本又作𠕋,亦作策,或作𥬰。按筴者,策之俗也。𠕋者,正字也。策者,叚借字也。𥬰者,𠕋之古文也。左氏述春秋傳以古文,然則𥬰其是歟。

字源字形

冊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