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āi
部首:
五行:
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笔画:9
康熙笔画:10
字性:偏男性
推荐度:9%
本义の寓意:默哀。哀伤。哀思。形容不好的意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āi

  1. 悲痛:悲~。~求。~叹。~鸣。~思。~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 悼念:~悼。默~。
  3. 旧时称死去母亲:~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英语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德语 Trauer (S)​,(seelischer)​ Schmerz (S)​,Kummer (S)​,Ai (Eig, Fam)

法语 douleur,être affligé,lamentation,pitié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āi

  1.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2) 同本义 [grieved;sorrowful]
  3. 哀,闵也。——《说文》
  4. 哀,痛也。——《广雅》
  5.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6.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7. 呜呼哀哉。——《柳敏碑》
  8.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9. 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12.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desolate]
  13. 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4.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āi

  1. (1) 同情,怜悯 [pity;sympathize with]
  2. 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4.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5. (3) 慰问;哀悼 [express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mourn or grieve for the deceased]
  6. 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7. (4) 又如:哀文(哀辞)
  8. (5) 哀求 [supplicate;beg]
  9.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10.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11. (7)“爱”。爱护 [care for;cherish]
  12.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13.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14.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15.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16. (8) 哀叹 [bemoan;bewail]
  17.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18. 〈名〉
常用词组
哀雅 哀咽 哀艳 哀音 哀隐 哀郢 哀忧 哀狖 哀宥 哀娱 哀玉 哀吁 哀郁 哀怨 哀钥 哀赞 哀杖 哀诏 哀筝 哀拯 哀转 哀啭 哀壮 哀子 哀哀 哀悲

國語辭典

āi

  1. 怜悯。《诗经·小雅·鸿鴈》:「爰及矜人,此鳏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2. 悲伤。《楚辞·屈原·离骚》:「虽萎绝其亦何伤兮,众芳之芜秽。」唐·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
  3. 爱惜。《吕氏春秋·慎大览·报更》:「人主胡可以不务士,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汉·高诱·注:「,爱也。」
  4. 悼念。如:「默」。

āi

  1. 悲痛忧伤的情绪。如:「节哀顺变」。

āi

  1. 死了母亲的。参见「哀子 」条。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1.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𠀤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2.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3. 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4.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5. 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6. 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7. 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8. 又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𣏌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閔也。从口衣聲。烏開切

《說文解字注》

(哀)閔也。閔、弔者在門也。引伸之凡哀皆曰閔。从口。衣聲。烏開切。古音在十五部。

字源字形

哀字字源

宝宝起名

九大维度起名

姓名打分

综合测评

大师起名

国学专家起名